很遺憾,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
農機具購置補貼是一項重要的強農惠農政策。大悟縣地處山區,耕地面積少,農業生產不是很發達。農機具補貼政策在大悟縣農村落實得如何呢?大悟農民王某于2011年購買了404旋耕機(山拖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的404拖拉機,配以連云港市連陽旋耕機械有限公司的1GKN型旋耕機,以下分別簡稱404拖拉機和旋耕機),購買價為38200元,享受補貼15000元(按不高于30%的標準予以補貼)。
就目前的農具銷售價格來說,與農民的購買力相比,與農村其他的機動機器相比,都顯得有些偏高。據調查,農民張某于2005年花費41000元購買了一臺山東福田谷神42Z—2A型履帶式全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另享受補貼5000元,因當時農機具補貼在大悟縣尚未全鋪開,還沒有補貼比例)。相對2005年當地農民家庭平均收入5000元的標準而言,需要8年的收入才能購買一臺這樣的收割機。如此高價格的農機具,讓很多農民望塵莫及。在大悟新城鎮農村,隨處可見小型面包車。該車不屬于產品目錄中的農機產品,其購買價在4萬元以內,農民主要用它來做運輸用車,農閑時收費進行短途客運,農忙時運載農用物資。該面包車的優勢在于:田間地頭來去方便,載人載物收費不貴,農閑農忙隨叫隨到。據了解,這種車輛兩年多即可收回成本。難怪更多的農民寧肯購買小型面包車而不愿意購買其他購價相當的農機具了。
一、農機具漲價過快的原因分析
(一)物價上漲是農機具漲價的主要因素。
物價漲了,運輸成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都在上漲,農機具價格上漲成為必然。
(二)的農機具補貼政策促成了農機具漲價。
農機具補貼政策的出臺,調動了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熱情,農機具行業很快在市面上熱了起來,農機具行業也成為一個有投資前景的行業。調查的結果表明,因為農民會盡可能購買可以獲得補貼的農機具,這種心態也會被廠家及時捕捉到因而農機生產廠家盡可能只生產進入產品目錄可以或補貼的農機具,其中的微妙不得而知。
(三)利益分配環節增加也是農機具漲價的關鍵因素。
補貼政策出臺后的落實程序也是導致漲價的一個重要因素。圖表二中38600元和38200元這兩個數據的大致吻合,說明的政府的補貼費用15000元更大程度上并不是落在了農民身上,農民只是享受了物價自然上漲的免單和外加600元補貼。那么政府的補貼究竟補在了哪里?經過比較詳盡的了解分析后,可以看出,自從有農機具補貼政策后,利益分配增加了至少以下五個環節:(1)農機補貼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入補貼名錄,只有購買進入名錄的農機具才可以得到補貼。在目前的監管又很難跟上,所以漲價是必然;(2)爭取成為有結算權的經銷商。由農機主管部門確定有資質的經銷商具有農機補貼的結算權,那么經銷商要遵從行業“潛規則”來爭取成為有資質的經銷商;(3)廠家和一級經銷商的資金積壓成本費。農機補貼實行每季度甚至每半年、一年結算補貼資金,補貼資金結算周期過長,導致大量資金被占用,這對農機具企業和一級經銷商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成本,積壓的資金也是要支付銀行利息;(4)二級經銷商的農技推廣費,據了解,二級經銷商上交給當地農機主管部門的農技推廣費平均在1000元/臺左右;(5)二級經銷商支付給一級經銷商的結算費和開票費。一般縣級的經銷商基本屬于二級經銷商,即便能成為一級經銷商,也不可能有補貼的結算權和開出的權限。而自從有農機具補貼政策后,進入補貼目錄的農機具在銷售過程中要求所有的企業開具正式,農機市場轉化為由無采購零部件到需要正式采購。
二、落實農機具補貼政策和激發農民購買農機具的建議
(一)盡可能減少流通環節是根本。
如果能采取廠家直接配送形式,應該可以減少農民很大的經濟負擔,給農民帶來更大的經濟實惠。以404旋耕機為例,如果廠家能直接配送,再加上政府的補貼,出廠價45200元,享受補貼13560元(30%標準),農民實際支付農機費為45200—13560=31640元,加上運費1000元,農民一共支付31640元即可購得404旋耕機一臺,比現有的買家要少5560元。
(二)改變現有的補貼發放方式。
由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可以有效抑制農機產品的漲價問題。如果改變現有的補貼發放方式,財政部門可以把補貼資金委托給金融機構發放,農民全款購買農機具,憑廠商或嚴格核實的銷售商的銷售證明和農機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到金融機構領取補貼,農機部門只是起到參與審核監管作用,這樣既減少了各部門的工作壓力,限度違規操作,又解決了生產廠商的資金占壓問題。
(三)在全國統一的產品目錄的前提下設置不同地域的產品補充目錄。
目前實行的是全國統一農機產品目錄。然各地自然條件、土地耕作條件不同,對農機的需求品種和類型也各不相同。大悟縣處山區,田少分散,及不成規模,特別是山地多,山路崎嶇,這給大型的農機具操作到來了困難,農民更多地會使用小型多樣的農機具,而一些適合山區使用的農機具好像不在產品目錄中,比如小型潛水泵、脫粒機、農用三輪車、微型面包車等。建議今后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中,在實行全國、全省統一目錄的同時,相應設置針對山區、丘陵、平原等地域的補充目錄,如此,可促進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機具的普及,以適應不同地域農民的特殊需求。
(四)給出適當的農機配套燃油補貼政策。
日益飛漲的燃油價格讓農民在面對農機具時望而卻步。建議農用燃油補貼本著“多作業多補貼,多機多補,無機不補”的原則,根據農機實際作業量,核定補貼額,直接補給農機戶和從事農機田間作業的農機服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