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
隨著墾區家庭農場化耕作和規?;N植的不斷增加,種植戶對現代化耕作機械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水田而言,旋耕機的使用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也使耕地面臨嚴重的問題――深泥腳。深泥腳影響水田的通過性能和作物生長,主要的是影響作物的產量提高。值得欣慰的是近幾年不斷更新換代的旋耕機在逐步改善這一問題,其中有代表性的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因其不傷害水田的耕作層結構,對水田的生態保護作用明顯,可以使稻田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從耕后土地的平整度、油耗、工效比較來看,都具有傳統旋耕機無法比擬的優勢被大力推廣,被譽為“穿著靴子下水田”的旋耕機,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的出現也代表著未來水田耕作的發展方向。
一、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實用性概述
1.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具有“一機多用”的特點,配備有施肥裝置、開溝裝置、起壟裝置,作業季節可大大地節省耕種時間,提高耕種效率,即能夠自行驅動,一次性完成旋耕、開溝、起壟、播種、施肥等作業,實現多工序復合作業。特別是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起壟開溝的優越性能,一次作業可達多到次犁耙的效果,只要換裝不同的機具或刀片就可以完成以上工作。除了水田,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在旱地同樣適用,相比于傳統拖拉機拖掛牽引的傳統大型旋耕機、微型旋耕機,功能更廣、效率更高、操作更方便。傳統大型旋耕機本身并沒有行駛動力,不能獨立運作耕種,要配置一臺拖拉機,只有依托拖拉機的帶動才能真正完成整個旋耕過程,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是真正意義上的自走式一體機。
2.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解決了傳統輪式機對水田造成破壞的問題,讓土壤不再“受傷”。傳統大型旋耕機依靠輪式拖拉機耕田,效率高,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拖拉機大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小,拖拉機本身就很重,在單位面積壓力大的情況下水田行走,輪胎很容易深陷入硬泥層下,碾出兩道深溝,并把厚厚的一層土也翻帶上來,造成層與層混和在一起,使細碎不勻,破壞耕作層的土壤結構,每耕作一次,就使耕作泥層加深一次,如此惡性循環,造成漏水漏肥,有調查結果顯示,連續使用輪式拖拉機帶旋耕機耕作的水田,泥腳普遍加深,即水田通過性能不好,所產生的后果就是對農田尤其是水田的土壤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終導致耕田機具無法下田作業,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程度時良田將變荒蕪。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是整機,不依托拖拉機的動力,整體體積小、重量輕,對農田的壓力小,行走裝置采用橡膠履帶,接地面積大,平均接地壓力低,在作業時不傷田底,在不破壞耕作層的情況下保證水田耕作深度穩定,有效提高耕作疏土效果,彌補了傳統旋耕機使用輪式拖拉機水田通過性能的不足,在北方平原地區耕作優勢更明顯。
3.履帶自走式旋耕機使耕地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傳統大型旋耕機作業時經由輪拖兩個輪胎碾壓出的兩條深溝會造成水田泥底基礎深淺不一,深淺落差一般都有5、6cm,嚴重影響機插質量,插秧機插下去的秧苗,遇深泥底則插深,遇淺泥底則插淺,終影響秧苗成長,產量下降。履帶自走式旋耕機的履帶部分采用橡膠制成,接地壓力低,在水田行走時不會陷入硬泥層,其前置平衡架等結構,使行走著力均勻,耕作時不會軋出兩條深溝,不破壞農田的泥腳深度,土地耕深適度一致,不易下陷,旱耕土塊細碎均勻,水耕泥爛漿足,雜草植被埋沒入泥的質量高,耕作后的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且不需要再用別的平整機具再來一次平整的工序,耕作效果明顯優于其他耕作機具。使用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油耗更低,更加符合節能減排的趨勢。
二、履帶自走式旋耕機操作要點
1. 啟動。啟動履帶自走式旋耕機首要從低速空載逐漸過渡到高速全負荷,不能馬上使用高速滿負荷工作,達到預定轉速需要3-5分鐘左右,機組方可起步,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起步后低速慢行,既可減輕機件的磨損,又可使土塊細碎,保證作業質量。
2. 行駛注意事項。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行駛中要注意觀察碎土、耕深情況,全程需要嚴格控制載重量,以避免超載影響設備壽命;運行過程中遇到不正?,F象,如有金屬敲擊聲、有雜音、旋耕機刀滾軸轉不動或旋耕機間斷拋出大土塊,應立即將發動機熄火,停車檢查、調整,排除故障后再次啟動繼續作業。
3. 轉彎、倒車。嚴禁急轉彎,在地頭轉彎時禁止作業,轉彎時應減小動力油門,將旋耕機升起,使刀片離開地面。倒車時為防止損壞機件,應將旋耕機提升到高位置,并分開工作離合器
4.關于保養。旋耕機使用保養的原則是“防重于治、養重于修”, 每班作業結束后應檢查彎刀、插銷和開口銷等易損件有無缺損;檢查動力、變速箱、傳動箱、軸承是否缺油;檢查聯接螺栓松緊度,并擰緊,及時更換缺損件、補充機油。